來源:南京卓遠
作者:西北公司
| 本 期 目 錄 | |
一、國資國企改革政策及簡析 |
1、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等五部門聯合印發《加快電力裝備綠色低碳創新發展行動計劃的通知》 |
2、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等13部門聯合印發《加快電力裝備綠色低碳創新發展行動計劃的通知》 |
3、遵義市國資委印發《遵義市國資委監管企業資產租賃暫行管理辦法》 |
二、國資相關新聞 |
1、國務院國企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鞏固深化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補短板強弱項專題推進會 |
2、央企專業化整合!檢驗檢測類中央企業專業化整合工作開啟 |
3、浙江省科技廳7家企業股權管理正式移交省國資運營公司 |
4、云南國資國企全力推動全省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發展 |
5、“云”來了!湖南國企數字化轉型再邁一大步 |
6、上海國資國企全方位助力臨港新片區發展 |
7、全國首批保障性租賃住房REITs上市 深圳國資國企創下兩項新紀錄 |
1、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等五部門聯合印發《加快電力裝備綠色低碳創新發展行動計劃的通知》
發文機關: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國務院國資委等7部委
發布時期:2022-08-29
官網鏈接:https://www.miit.gov.cn/zwgk/zcwj/wjfb/tz/art/2022/art_4ccbd89465cc4336b88b19a02bbf473b.html
丨政策簡析丨
主要目標方面,通過5-8年時間,電力裝備供給結構顯著改善,保障電網輸配效率明顯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及示范應用不斷加快,國際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基本滿足適應非化石能源高比例、大規模接入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需要。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能力累計超過2億千瓦,可再生能源發電裝備供給能力不斷提高,風電和太陽能發電裝備滿足12億千瓦以上裝機需求,核電裝備滿足7000萬千瓦裝機需求。
《行動計劃》緊緊圍繞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堅持系統謀劃,加強各部門政策間的銜接,統籌推進電力裝備持續健康發展。
一是突出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在落實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和推進能源強國建設背景下,聚焦解決電力裝備發展中的難點、重點、特點問題。注重可操作性,圍繞供給結構改善,電網輸配保障效率提升等目標,部署了重點任務和措施。二是堅持系統觀念、統籌推進。堅持先立后破、通盤謀劃,在發展方向上,既加快傳統煤電裝備改造升級,又大力發展新能源裝備,實現電力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與安全可靠供應相統一;在發展路徑上,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既注重研發創新,又支持“走出去”,在新發展格局下推進電力裝備高質量發展。三是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注重強化企業市場和創新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加快電力裝備綠色低碳創新發展。更好發揮政府引導作用,著力加強共性技術和公共服務平臺供給,完善技術服務體系,健全政策支持體系,引導產業健康發展。四是強化創新驅動和示范引領。注重創新驅動,瞄準電力裝備創新發展方向,建立健全產業創新體系,構建龍頭企業為引領、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創新生態。注重示范引領,開展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加快推進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發展,支持試點應用,培育應用新模式新業態。
《行動計劃》重點圍繞火電裝備、水電裝備、核電裝備、風電裝備、太陽能裝備、氫能裝備、儲能裝備、輸電裝備、配電裝備、用電裝備等電力裝備10個領域,提出六項行動。
裝備體系綠色升級行動。統籌發輸配用電裝備供給結構調整,聚焦火電裝備、水電裝備、核電裝備等電力裝備10個領域,圍繞新型電力系統構建,加速發展清潔低碳發電裝備,提升輸變電裝備消納保障能力,加快推進配電裝備升級換代、提高用電設備能效匹配水平,推進資源循環利用。電力裝備技術創新提升行動。堅持創新驅動,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完善產業創新體系和產業發展生態,推動產業集群發展,不斷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競爭力。在電力裝備領域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建設一批創新平臺,培育一批產業集群。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發展行動。深化與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加快電力裝備產品形態、研發手段、生產方式與服務模式創新變革,推進數字化綠色化服務化發展。在電力裝備領域培育若干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標桿企業和示范園區。技術基礎支撐保障行動。以市場為主體,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完善產業技術服務體系,引導產業規范發展。推廣應用模式創新行動。加強政策引導和支持,推進應用創新和推廣,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動態平衡。在電力裝備領域建設3-5家試驗驗證平臺,開展典型場景應用試點,培育形成一批優質品牌。電力裝備對外合作行動。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圍繞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深入實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鼓勵優勢電力裝備企業以多種方式加快走出去。加強國際產業合作,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2、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等13部門聯合印發《加快電力裝備綠色低碳創新發展行動計劃的通知》
發文機關: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等13部門
發布時期:2022-08-29
官網鏈接:https://www.ndrc.gov.cn/xwdt/tzgg/202208/t20220829_1334211.html?code=&state=123
丨政策簡析丨
8月29日,國家發改委官網發布“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印發《養老托育服務業紓困扶持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出臺包括房租減免、稅費減免、社會保險支持、金融支持等26條政策措施紓困扶持養老托育服務業。
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養老托育服務業面臨較多困難。文件要求,養老托育服務機構屬于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范疇、承租國有房屋的,一律免除租金到2022年底。其中承租國有經營用房的,各地區可在此基礎上研究出臺進一步減免措施。
其中,教育、科研等系統的有關單位和機構出租房屋的,鼓勵其對養老托育服務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進行租金減免。出租人減免租金的可按規定減免當年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對減免養老托育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承租人房屋租金的出租人,鼓勵國有銀行按照其資質水平和風險水平給予優惠利率質押貸款等支持。因減免租金影響國有企事業單位業績的,在考核中根據實際情況予以認可。
文件還提出,2022年,各地對符合條件的養老托育服務機構按照50%稅額頂格減征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不含證券交易印花稅)、耕地占用稅和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六稅兩費”。此外,養老托育行業納稅人可按規定享受按月全額退還增量留抵稅額、一次性全額退還存量留抵稅額的留抵退稅政策。
金融支持措施方面,文件提出開展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試點,支持金融機構通過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網絡向普惠養老服務機構提供貸款,根據試點情況,在對政策進行評估完善后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同時,引導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繼續按市場化原則與養老托育領域的中小微企業(含中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自主協商,對其貸款實施延期還本付息,努力做到應延盡延,延期還本付息日期原則上不超過2022年底。支持符合條件的養老企業發行公司信用類債券,拓寬養老企業多元化融資渠道。
文件還提到其他支持措施,如中央預算內投資加大對養老托育設施建設支持力度,將養老托育設施建設項目納入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范圍;鼓勵地方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對老年人助餐服務給予適當支持等。
3、遵義市國資委印發《遵義市國資委監管企業資產租賃暫行管理辦法》
發文機關:遵義市國資委
發布時期:2022-08-30
官網鏈接:http://gzw.zunyi.gov.cn/zwgk/zfxxgk/xxgkml/zcwj/zcfg/202208/t20220830_76282643.html
丨政策簡析丨
為切實加強監管企業資產租賃管理,進一步規范監管企業資產租賃行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遵義市國資委印發了《遵義市國資委監管企業資產租賃暫行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管理辦法明確遵義市國資委監管企業資產租賃的底價確定、租賃期限、決策程序、招租程序等內容,指導市國資委監管企業資產租賃工作規范化開展。
企業資產租賃底價應當主要根據市場價格、供需情況以及資產的實際狀況、資產的價值補償等因素綜合確定。土地、房產、建(構)筑物以周邊相同地段,類似功能、用途為參照物的市場租賃價格作為確定租賃底價的主要參考依據;機器設備以同類機器設備的市場租賃價格作為確定租賃底價的主要參考依據。
資產租賃期限一般不超過5年(含5年)。特殊情況可以適當延長,原則上不得超過10年,根據資產特性及市場需求,認為資產租賃期限確需超過10年的,需提交企業董事會集體審議通過,但最長不得超過20年。到期后重新公開招租。
資產租賃采取先收取租金后交付使用的形式。企業可視其出租資產情況收取不低于出租資產一個月租金的承租保證金,承租保證金與第一期租金同時收取。租金一般按月、季、半年、一年或一次性收取。
決策程序。企業制訂招租方案,應當包括但不限于租賃資產的基本情況、租賃方式、租賃期限、租賃底價、允許或限制經營的范圍以及其它特別約定條款等內容。招租方案制訂完成后,應當按照公司章程和企業內部管理制度進行決策,形成書面決議或會議紀要。
招租程序。企業賬面價值100萬元以上的資產對外租賃,應當按照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履行相應決策程序后,在產權交易機構公開進行。資產賬面價值在100萬元以下的,由企業按照公開、競爭和價高者得的原則,履行相應決策程序后公開進行招租。資產賬面價值在100萬元以上,或租賃期限超過5年的,須在產權交易機構公開進行招租。企業資產租賃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及其他有關規定,與承租方簽訂規范的資產租賃合同,并按照合同約定加強合同履約管理,保證資產租賃合同正常履行。
1、國務院國企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鞏固深化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補短板強弱項專題推進會
9月1日,國務院國企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以視頻形式召開鞏固深化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補短板強弱項專題推進會。國務院國企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翁杰明出席會議并講話,國資委黨委委員、秘書長彭華崗主持會議。
會議指出,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繼續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意義,切實提升補短板強弱項的緊迫感和針對性。要聚焦五大類任務,進一步精準動態高效推進補短板強弱項工作。公司治理相關任務要聚焦權責清晰,提升前置事項清單的精準性、分批分類落實董事會職權、提升外部董事履職能力素質;“三能”機制相關任務要聚焦普遍激活,通過鞏固“總部機關化”專項治理成果、剛性兌現考核結果、強化對科技創新人才的精準激勵等方式推動“三能”機制在各層級常態化運行;資源優化配置相關任務要聚焦核心競爭力,努力在培育世界一流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上邁出新步伐;上市公司相關改革任務要聚焦示范引領,優化股權結構、加大授權放權力度,推動上市公司成為市場化經營機制的先鋒表率,推進混改企業深度轉換經營機制;國資監管相關任務要聚焦提升監管效能,強化上下聯動、做好集中統一監管“后半篇文章”、推進企業內部監督協同、著力防范化解各類風險,更好發揮“三化”監管優勢。要強化組織領導,夯實基礎工作,堅持問題導向,通過填平補齊、精準提升、培訓動員、穿透激活、貫通疏解、經驗引領等多種措施,找準努力方位,鼓勵創新性深化改革,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
中國大唐、南航集團、華潤集團、河北省國資委、四川省國資委等5家單位在會上進行了交流。國資委有關廳局和直屬單位負責同志,中央企業和地方國資委有關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2、央企專業化整合!檢驗檢測類中央企業專業化整合工作開啟
日前,中國檢驗認證集團(下稱“中國中檢”)與中國通用技術集團(下稱“通用技術集團”)簽署合作協議,兩家央企所屬檢驗檢測企業實施專業化整合,并同步開展中國中檢股權多元化改革。
多位業內專家表示,今年在國企改革領域,央企重組整合是“重頭戲”,上市公司層面的運作也逐漸進入實施階段。未來能源、汽車、運輸和軍工等領域的重組料加快,電力裝配、現代物流、海工裝備、戰略資源、新能源、高端制造和數字互聯等領域整合有望提速。
此次整合前,中國中檢是中央企業中唯一以“標準、檢驗、檢測、認證、計量”等為主業的綜合性質量服務機構。通用技術集團成立于1998年,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旗下擁有沈機股份、中國汽研、環球醫療、中國醫藥4家上市公司。
“通過這次專業化整合,中國中檢進一步鞏固了國內第一的位置,成為全球排名第九的綜合質量服務機構。”中國中檢黨委書記、董事長許增德表示,集團將以此次專業化整合作為跨越發展、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新起點,聚焦主責主業,持續推進市場化改革、專業化運營、區域化管理、國際化發展,持續推進多種方式的專業化整合。
通用技術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集團所屬中國汽研、檢科測試兩家公司通過重組整合加入中國中檢,進入了行業發展“主賽道”,將獲得更高的發展平臺和更大的成長空間,有利于業務做強做優做大。對通用技術集團自身而言,這次專業化整合有利于集團進一步聚焦主責主業,集中資源做強做優機床裝備、醫療健康等核心主業,進一步發揮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功能作用,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在簽約儀式上強調,要積極服務國家戰略,進一步推動中國中檢做強檢驗、檢測、認證、標準主業,圍繞先進制造、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打造符合我國產業實際的技術標準和質量合格評定體系;充分發揮頭部企業作用,更好引領帶動檢測行業發展;加快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加強整合融合,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步伐。
3、浙江省科技廳7家企業股權管理正式移交省國資運營公司
8月31日,浙江省科技廳劃轉企業股權管理移交會議在杭州舉行,省科技廳下屬7家國有企業股權正式劃轉浙江省國資運營公司,這是浙江省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縱深推進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的又一成果。劃轉后,省國資運營公司將進一步推進科技類板塊專業化運作,按照科創運營平臺“一體兩翼、多點協同”的戰略規劃,著力打造國家級孵化器和“一站式”科創服務綜合體。
推進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在國資國企改革領域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構建國資監管大格局、形成國資監管“一盤棋”的重要舉措。劃轉納入集中統一監管后,有利于發揮專業化國有資本運營平臺作用,不斷探索國有資本運營的新路徑,進一步推動科創資源整合、提升產業能級,更好地發揮國有企業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引領帶動作用。省國資委一級巡視員沈建平在會上表示,希望劃轉企業有關各方全面加強對接,有序接收、平穩過渡、融合發展,有效融入省屬國資國企監督管理體系。同時,全面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和轉型升級,深化產權制度、治理機制、內部三項制度等改革,完善創新機制、增強創新能力、提升功能作用,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新格局。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持續加強國企黨的建設,深入推進實施“全企一體、雙融共促”工程,凝聚改革發展向心力,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劃轉前夕,省國資運營公司已新設組建浙江富浙科技有限公司,將浙江廣安科貿有限公司與此次劃轉的浙江省科技風險投資有限公司、浙江科技發展投資有限公司、浙江天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天科高新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股權整體注入,整合形成以科技投資為核心、科技孵化和科技綜合服務為兩翼的全新平臺。此次劃轉后,浙江富浙科技有限公司將進一步鞏固和發展科技成果轉化交易、軍民融合、科技咨詢等多項科技服務特色業務,同時加快計算機軟件開發、微生物技術研發和公共安全管理等投資業務發展。
接下來,省國資運營公司在做好劃轉企業融合整合發展工作、確保平穩過渡的同時,將進一步扶持富浙科技公司完善創新機制、增強創新能力、提升功能作用,集聚技術、資金、人才等創新資源,在助力浙江省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發展中展現更大擔當作為。
4、云南國資國企全力推動全省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發展
2012年至2021年,云南省屬企業在環保各方面累計投入275.96億元,著力打造“綠色國資”。省國資委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綠色國資建設的實施意見》,組建了云南省綠色城市更新集團、云南省健康產業發展集團、云南省綠色環保產業集團、云南省綠色能源產業集團4大綠色產業集團,國資國企全力推動全省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發展,支撐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綠色只聯系顯擔當
保護優先,開發服從保護。省國資委引導省屬企業大力投資生態保護項目:云南建投集團按照“一湖一策”治理理念,全面參與洱海、程海、瀘沽湖、陽宗海、撫仙湖等7個高原湖泊保護治理,構建高原湖泊生態治理長效機制。
云南康旅集團以云南水務為平臺,不斷發揮技術優勢,聚焦水務和固廢兩大板塊,持續深耕供水、污水處理、再生水回用、危廢處置、垃圾焚燒發電等領域。在全省75個縣市有供排水項目,覆蓋了約800萬人口,擁有污水處理專利28項、固廢專利35項,完成了在全國26個省份布局,實施了南亞東南亞4個國家的水務資源整合。云南水務從洱海源頭進行治理,累計投入約50億元,每天截留8000多噸農村生活污水,探索出了點線面相結合的洱海流域系統性生態環境治理路徑。黨的十八大以來,云天化集團在生態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方面共投入超過52億元,大力開展綠色礦山、綠色工廠、綠色產品“三綠工程”建設,全面推進節能降耗、治污減排和資源利用,以行動踐行綠色擔當。據悉,云天化集團累計礦山復墾植被超過6萬畝,可復墾植被率超95%,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累計獲評7座綠色礦山、15個綠色工廠、91個綠色產品。云南農墾集團積極參與洱海治理保護,探索“水稻+”綠色種植模式,在洱海流域的灣橋鎮、喜洲鎮、上關鎮開展水稻綠色種植1萬多畝,共計減少500噸化肥施用量,減少1.5噸農藥施用量,為洱海保護、鄉村振興、糧食安全及打造“綠色食品牌”貢獻力量。
綠色發展見成效
云南貴金屬集團在汽車尾氣催化轉化技術研發、催化凈化核心技術、催化轉化生產工程技術方面具有行業領先的技術水平,填補了多項行業技術的空白,建成機動車催化劑國六自動化生產線,所研制的機動車尾氣凈化催化劑產品滿足國六及更高標準排放要求,并批量應用于我國汽車、內燃機等生產制造企業。依靠創新驅動,云天化集團全面實施綠色轉型,讓綠色發展與高質量發展形成良性互動,千方百計降低能耗物耗,實現廢氣超低超凈排放、廢水近零排放,將每一個工廠都打造成為所在區域、所在園區的綠色工廠。云錫集團積極推進錫冶煉萬元產值能耗持續下降,利用煙氣余熱進行發電,減少廢氣排放。錫冶煉工廠作為云南省首個“退城入園”標桿項目,創造了全球錫冶煉“五個世界之最”行業新標桿。建設云南首個“光伏+生態修復”大型新能源項目—中瀾·云錫尾礦庫光伏電站群項目,同時實現綠電供應、礦山尾礦庫生態修復和資源增值。云南航產投集團全面推進機場油改電、地面電源替代飛機輔助動力(APU)裝置、充電樁建設等項目,建成覆蓋省內機場的能源一體化管理平臺,不斷提高能耗精細化管理水平。
保護生物多元性有創意
云投集團積極踐行生態環保責任,守護云南綠水青山。集團下屬野象谷景區亞洲象救護與繁育中心救助野生亞洲象20余頭,成功繁育9頭健康小象,成活率100%,主導完成3項云南省地方標準,填補國內亞洲象保護標準空白,為亞洲象瀕危物種保護作出重要貢獻。云南建投集團實施的麗江市林業生態扶貧項目,是全國首例林業生態治理與生態扶貧相結合的政策性PPP項目,項目建設包括國家儲備林工程7.4萬畝、經濟林和林下經濟工程11.69萬畝、生態修復工程2.75萬畝等。云南康旅集團旗下各大景區景點均是全省乃至全國生物多樣性代表性區域。云南康旅集團在這些區域投入大量資金,創新性地解決了當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物多樣性資源合理開發利用。
5、“云”來了!湖南國企數字化轉型再邁一大步
8月31日,湖南省國資云啟動儀式暨國企數字化轉型專場活動在長沙舉行。湖南省副省長、省國資委黨委書記陳飛會見了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華為云計算公司CEO張平安。
啟動儀式上,湘投集團與華為公司簽約。在華為的技術賦能下,由湘投集團改組成立的湖南省國智云科技有限公司將承擔起投資、建設、運營湖南省國資云的職責。
湖南省國資云是省國資系統自己的云平臺。建成全省國資國企統一國資云,將推動省屬企業信息化建設從“煙囪式”向云端融合發展,實現資源集約、服務共享。除了提供計算和存儲資源以外,國資云平臺將部署和推廣優秀的國資企業數字化應用,可以服務于企業管理、企業生產、企業營銷、企業采購等方面,滿足國企共性需求。
據了解,湖南省國資云啟動儀式是今日開幕的2022互聯網岳麓峰會的分場活動。岳麓峰會舉辦九年,已成為湖南的一張靚麗名片,見證了湖南數字經濟加速駛入發展“快車道”。
2021年,全省數字經濟規模突破1.3萬億元,增長17%,連續四年保持兩位數增長;高新技術企業、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雙雙突破萬家。在此期間,湖南省屬監管企業在能源、礦山、農業、基建、工業制造等方面打造了許多具有湖南特色的產業數字化轉型案例,涌現出湖南鋼鐵集團、中聯重科等優秀的行業數字化轉型引領企業。
6、上海國資國企全方位助力臨港新片區發展
長期以來,上海國資國企積極參與臨港新片區建設,立足主業共同助力新片區高質量發展。
上海城投集團:打造“城市物業管家”更廣領域服務新片區。上海城投集團落實與臨港新片區管委會的戰略合作協議,以進一步打造新片區“城市物業管家”為目標,整合城市服務相關資源,成立上海興合置業服務有限公司。
國泰君安:推動金融服務與科技創新雙向賦能。國泰君安參與臨港新片區金融改革開放試點。國泰君安為助力臨港新興金融業建立了上海臨港國泰君安科技前沿產業基金與國泰君安臨港新片區創新型機構,服務臨港新片區加快形成以關鍵核心技術為突破口的前沿產業集群。
海通證券:為實體企業發展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綜合金融服務。海通證券發揮“投、融、保、研”和財富管理業務聯動優勢,助力臨港新片區經濟社會發展。海通證券主導發行了上海地產自貿區人民幣債券和臨港投控交易所公司債券,積極支持新片區基礎設施建設。
臨港集團:科技賦能新型國際貿易發展。上線“國貿公服”數字平臺,包括功能型門戶網站和智能小程序兩大應用窗口。通過集合商事登記、政策咨詢、資質辦理等一站式企業智慧服務,以及基于大數據的企業畫像評估、貿易合規支持及綜合金融服務,為企業及金融機構等提供一站式的數字化集成解決方案。
上汽集團:整合產業鏈優勢資源及強大技術實力。由上汽人工智能實驗室(上汽AI LAB)主辦的“上汽AI LAB入駐臨港——暨高級別自動駕駛2.0技術架構發布會”在臨港舉行。該方案整合上汽集團產業鏈優勢資源,實現以業務驅動為主的技術成果轉化,推動自動駕駛在城市場景中的規?;涞貞?,促進臨港地區的智能化、網聯化、規?;l展。
華建集團:用“智繪”之筆助力臨港新片區跑出發展加速度。華建集團上?,F代建筑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臨港入駐儀式舉行?,F代院作為城鄉規劃、人居環境、園區建設、城市更新等專項業務領域的實踐者,為打造高品質臨港新片區提供了扎實的專業技術支撐。
7、全國首批保障性租賃住房REITs上市 深圳國資國企創下兩項新紀錄
8月31日上午,全國首批保障性租賃住房REITs舉行上市儀式,以市屬國企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原始權益人的紅土創新深圳人才安居保障性租賃住房封閉式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紅土深圳安居REIT,證券代碼:180501)正式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深交所首單保障性租賃住房REITs產品。
REITs是一種資產的上市方式,指通過證券化方式,將具有持續、穩定現金流的不動產資產轉化為流動性較強、標準化的上市金融產品。保障性租賃住房REITs就是以保障性租賃住房為基礎資產,以產生穩定的租金收益為支撐發行公募REITs,以未來產生的運營現金流為投資人主要收益來源的金融產品,有效連接保障性住房租賃市場和資本市場。紅土深圳安居REIT創造了機構投資者網下詢價倍數全國最高(133倍)、公眾認購倍數全國最高(254倍)兩項新紀錄,上市當日開盤即漲停(漲幅達30%),得到廣大投資者高度認可。
從市國資委了解,人才安居集團在“十四五”期間將承擔深圳三分之一的保障性住房建設籌集任務。此次國內保障性租賃住房基礎設施REITs的推出,將有助于拓寬保障性租賃住房運營企業直接融資渠道,高效籌措資金資源,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房源供應,更有效地滿足廣大深圳市民對于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巨大需求。
當天,北京保障房、廈門安居集團兩只保障性租賃住房REITs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同步上市交易。